第(1/3)页 在张笙赖在地藏王家里不走的时候。 阳间的长安城发生了一件大事。 死去的李世民复活了。 头戴一顶冲天镂金冠,身披一领黄龙吐珠袍,腰间一条蓝田碧玉带,脚踏一双创业无忧履,相貌堂堂,神清气朗,果然是起死回生的好皇帝。 众臣欣喜不已。 可是不几日,李世民居然又陷入了可怕梦魇,满梦里看到的都是十八层地狱里的诸多酷刑,两个受遍酷刑的兄弟整日在他耳边哭嚎求饶。 以至于皇帝惶惶不可终日,再也不上朝理政。 搞得妃嫔王子群臣的心绪大起大落如座过山车。 眼见着健壮的皇帝一天天的衰弱下去,太医们束手无策。 他们开出滋补神魂的药方,千年人参、何首乌成根成根的喂也无济于事。 无奈之下,只得贴出榜文,寻求天下能人异士,言能治愈皇帝之病者,赏千金,封万户侯。 于是能人异士蜂拥而来,又鸟兽散去,显然皇帝的问题已经严重超出了他的能力。 个别认为自己实力可以,勉强一治的能人异士,在皇帝的症状转坏之后,脑袋直接到城门口报到。 几天下来,便再也没有人敢为皇帝治病了。 这一日,竟然有人大胆敢接榜文。 看榜的兵士喜不自胜,领着揭榜之人闹哄哄朝皇宫赶了过来。 宰相萧瑀闻声而来,本以为是胡乱搅扰的江湖人士,结果一看居然是位唇红齿白,面容俊朗的少年僧人。 别的不说,就是那份儿皮囊形象,也有五六分的高僧气度。 萧瑀问道:“你是哪里的和尚?法号为何?” 看上去很俊的和尚赶紧回道:“贫僧法号玄奘,自幼在金山寺出家修行。” 萧瑀问了和尚跟脚,心中放心大半,金山寺算是了不得的寺庙哩,据说那里的主持是位有大法力的法师。 他提醒陈玄奘道:“你接了皇榜可有十足的把握救活陛下?如若救不好,少不得砍下头颅悬挂东市!” 那和尚慌了一下,脸色有些发白,但很快回应道:“小僧知晓!” 心中却是在暗骂自家师父,不知发了什么疯,一定要他来接这里的皇榜,说是他的大机缘。 萧瑀见小和尚满口答应下来,便当真以为他是个真有本事的,当即亲自迎他入宫。 到了唐皇床榻之前,玄奘装模作样的望闻问切了一番,可也摸不着头脑,以至于脑门上渐渐出汗。 萧瑀等文臣还好,有着耐心。可是武将们就十分缺乏耐心了,眼看着和尚束手无策,时间越久,越发的有些不耐烦了。 “你这和尚能不能行?不能行这就扯到午门口上,拿金瓜锤锤烂你的大西瓜!” 玄奘摇晃了一下,有点想哭。但想起师父的说道的大机缘,咬牙怒道:“你们这多人围着,贫僧怎么看病?都出去,都出去!” 世间不管有没有本事,脾气一定要大,脾气大的人给人的第一印象往往就是有本事。 至于有没有真本事,天长日久之后自然明了。 萧瑀见和尚怒了,赶紧一窝蜂的将武将们给赶了出去。 只留下自己和魏征在外间里探头看顾。 玄奘见人走了精光,放下心来,苦思冥想自己会些啥子。 结果赫然发现自己出了讲经之外毛都不会。 想起临走之时师父叮嘱,让自己会什么就用什么治病。 玄奘抱着试试看的态度,在唐皇李世民的床头上念起了经。 念得是《受生度亡经》。 第(1/3)页